Rss & SiteMap

军人联盟论坛 http://jrlm81.com/bbs/

展现军人风采,宏扬军人气概。给和平年代下的军人提供精神憩乐园,为所有现役和退役军人提供一方展现自我的天地,为无缘绿色军装的地方青年提供一座火热的网络军营,为喜欢军人的朋友提供一个了解军人、走近军人的服务场所。
共12 条记录, 每页显示 10 条, 页签: [1] [2]
[浏览完整版]

标题:[原创] 青春无悔——我的当兵记忆之五

1楼
汶河流水 发表于:2020/5/7 2:03:02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淮安记忆

当兵第一天就去了淮安,但只是新兵连一个多月的时间,而对淮安的真正记忆还得从泗湾湖征战和上海滩打靶归来之后说起。

1974年元月,结束了接近一年的泗湾湖农场之役和上海滩打靶之后,我们658团一营班师回营,在淮安县河下镇军营开始了似乎是真正高炮兵的学习训练生活。而刚刚要享受一下真正的军营生活的时候,一批1970年和1971年入伍的老兵却退伍了。随之,安徽战友王钦步入了党并当上了二班班长(后来又被推荐去上大学提了干),宋玉远当了四班班长,老乡王志顺当了一班班长,孙希展当了侦察班班长,何树俊当了炊事班班长。1973年底一批新兵来到连队,我们这批兵也随之摘掉了“新兵蛋子”的帽子。

 河下营房很宽敞,一下子能容纳下除高机连外的三个炮连和一个营部的驻军,光几个操炮场就占地几十亩。营房大门朝南,门前就是大运河,河道里帆船如梭,拉纤的号子声此起彼伏;沿大运河坝上是省道公路,也是淮安到淮阴的主要交通要道。军营生活相比泗湾湖之役要舒服的多,每天基本上是政治学习、军事训练两相宜,星期天也可轮流请假到“大运河之都——淮安”县城及周边转悠转悠,因此,对淮安的风土人情也就有了些许的了解。

 我们的营房就在淮安县河下镇,第一个礼拜天就去了这个千年古镇。河下镇坐落在淮安县城西北角大运河畔,是一个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苏北古镇,比淮安县城的历史还早。河下镇历史上曾有108条街道、44座桥梁、102处园林;曾出过巾帼英雄梁红玉、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;明清两代曾出过67名进士、123名举人、12名翰林,有“进士之乡”之称,文化底蕴十分深厚。河下古镇紧靠大运河,还是古时的淮北盐业集散地和军队粮草的水路枢纽,是历史悠久的水路交通要道。河下镇的房子都是青砖、青瓦、木棂窗,屋顶码头、飞檐随处可见;巷街人行道全是用青石板铺的,青石板缝里几乎常年不断潺潺的流水,犹如水乡江南一样;沿街商铺林立,卖黄鳝鱼、淡水鱼、菱角、荷藕的很多;古老的街道上人来人往,比肩继踵,是个充满江南气息的苏北繁华小镇。如今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、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

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河下古镇.jpg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  

 河下古镇

河下营房离淮安县城十多里路,当时没有公交车但是有客车每日通过,去趟县城还是比较方便的。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淮安,曾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,清乾隆年间盛极一时,与运河沿线的扬州、苏州、杭州并称为“四大都市”,并享有“壮丽东南第一州”之誉。淮安名胜古迹较多,当属“镇淮楼”更为古老和彰显凝重。“镇淮楼”坐落在淮安县城中央,是淮安县古老的象征。据史料记载,镇淮楼始建于北宋宝庆二年(1226),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,开始叫谯楼,后来因增加了“钟”而叫 “钟鼓楼”,清朝乾隆年间改为“镇淮楼”。镇淮楼几次损毁、几次重修,在她身上演绎出了无数传说。我们在淮安当兵时将其称为“古楼”,也是我们当年见过的最为宏伟而古老的建筑。历史上的古楼上方镶嵌着魏碑体“镇淮楼”三个古铜径尺大字,楼台长约26米,宽约14米,高8米。从底至上由大渐小,近似梯形;东西台侧砌有砖梯,楼台四周筑有半人高砖砌花墙作为栏杆,中央建有三间两层木结构高楼,歇山重檐,楼四周设有走廊,均安装木格门窗,楼两侧设有耳房。1958年淮安县政府对“镇淮楼”进行了重新修建,将楼身放大增高,变木质结构为砖木结构,改花墙为实墙,砖梯改为直角条石阶梯,东西两头从南北两方皆可登楼;楼基亦放大加高,仍由砖土筑成,东西长36米,南北宽26米,拱顶高3.2米,宽4.8米,楼基上建有三间两层砖木结构楼宇,东西长13.4米,南北宽6.82米,四周回廊宽1.95米。全楼通高18.5米,屋脊上塑有两条卧龙(螭吻),顶端镶嵌的四个瓦制龙头,玲珑剔透;底层楼的回廊里,20根赭红色柱子的横梁上,绘有古色古香的花纹;在横梁和柱子的接头处,刻有凤凰、孔雀和麒麟等动物图案。整个建筑结构坚实、风格浑厚、造型优美,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。“镇淮楼”以她那庄重、典雅、古朴的姿态雄踞于古城中心,成为淮安的标志性建筑。记得“镇淮楼”附近有家照相馆,我们在新兵连时第一次进城就是在镇淮楼照相馆照了张相,背景是南京长江大桥,照片寄回家去后家里人还认为是在南京呢。以后的“镇淮楼”经过都次整修显得更加漂亮了,而且已经被辟为淮安市博物馆展览厅,四周已建成花园,楼下园内植有雪松、侧柏、广玉兰、梧桐、金桂、腊梅以及前日本国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的樱花树,园内四季常青,花香宜人。四周围以铁栅栏,南北有铁门供游入进出。楼北侧花坛上竖有石碑一块,正面镑刻“镇淮楼”三个大字,背面刻有镇淮楼简介。如今的镇淮楼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的一处重要人文景观、淮安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和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淮安镇淮楼.jpg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   

  淮安“镇淮楼”

“镇淮楼”北侧,是中国漕运总督遗址,我们当兵的时候还是淮安县体育场。那时去淮安县城购物游玩或去团部办事,时常到体育场看篮球比赛,尤其是我们658团的篮球健将和淮安各界的篮球比赛更乐意看。坐在高高的看台上,居高临下看球赛,感觉是一种不错的享受。而后来再到淮安时,体育场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在漕运总督府遗址上修建的“漕运总督院部公园”。漕运总督府遗址是明、清两代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漕运总督的官署建筑群,历史上曾主管全国漕运的唯一机构——总督漕运部院,占地约三万平方米,与淮安标志性建筑镇淮楼、淮安府衙大堂在同一条中轴线上,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兴衰的历史见证,更是华夏文明的一大奇迹。淮安漕运总督府遗址如今已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淮安漕运总督.jpg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  淮安漕运总督

 “镇淮楼”和“漕运总督遗址”虽然历史悠久,但是,在我的淮安记忆里远没有“周总理故居”深刻和凝重。在淮安当兵的日子里,那个神圣而可亲的小小院落,我一次又一次地流连忘返,而且每次离开都那么依依不舍。周总理故居位于淮安县城西北隅的驸马巷内,我们当兵时去看还没有对外开放。那时去时是从一个不大的门楼进去,首先看到三间面南的正屋,格扇的门窗上糊着洁白的绢纸,那是周总理父亲周劭纲和母亲万氏十二姑的居室。东厢房是周总理的诞生地,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3月5日,周总理就诞生在东边那间屋子里。那间居室陈设简朴,床上放着打着补丁的旧被褥。正屋天井向西一道南北走向的狭长走廊,走廊南端西侧两间亭子间是周总理童年和他嗣母以及乳母的住所。在亭子间后边,有一眼古老的水井,石刻的井栏上,被绳索磨出了一道道深痕,井水清澈见底。记得每次走进那个小院,我都和许多人一样,用那麻编的井绳放下小小的木桶打上一桶水来,然后用木勺舀起来喝几口。

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周总理故居水井.jpg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 

 周总理故居水井

在井台东南角不远的厨房前,有一块不大的菜园,周总理当年跟乳母蒋江氏在菜园里学会了种瓜、种菜、种向日葵等。后院里有周总理童年时喜爱的两株腊梅、一棵雪松和一丛翠竹,还有两棵古树、一棵榆树和一棵观音树,都有一二百的历史了。周总理故居门前,有一条凿于明代嘉靖年间(1522年—1566年)的文渠。周总理童年曾与表姐龚志如多次步下石阶,登上小船,到河下镇,接触并了解民间风情。新中国成立后,周总理曾说:“我的学问不少是读民间文学得来的。”记得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逝世时,从泗阳、淮阴到淮安的大街小巷,到处都挂上了长长的黑纱。当时我们的部队已调防到南京,我在泗阳师部参加文艺创作学习班结束回连队的时候,为了缅怀敬爱的周总理,我特意辗转淮安去南京,再一次走进周总理故居,再一次捧起小井里用木桶提上来的水喝了几口,边喝边泪水喷涌,那种悲痛难过的心情无与伦比。也正因为此,回到南京连队,我还受到连队领导的“审查式”询问。过来人都知道,那个时候,我们党与“四人帮”的斗争已经箭在弦上,连悼念周总理的活动也受到干扰。周总理逝世、粉碎了“四人帮”之后的1979年3月5日,淮安周总理故居才正式对外开放,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周总理生前一直反对整修故居,曾多次叮咛赴京的中共淮安县委负责人“要把我住过的房子拆掉”。周总理逝世后,中共淮安县委根据淮安人民的愿望,并经有关方面批准,才对周总理故居进行了初步维修,并基本保持原貌。现在的周恩来故居共32间房,占地约1187平方米。故居院内辟有周总理生平史料展览室、瞻仰故居缅怀总理和书画寄深情三个展室,共有资料、照片、文物、书画等一百多件。

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5.5周总理故居.jpg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 

周总理故居

1986年3月,由中宣部批准,在淮安市淮安区桃花垠永怀路2号新建了周恩来纪念馆,总面积40万平方米,其中70%为水面。纪念馆距离周总理故居约两华里,1992年1月6日对外开放,现已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、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。

   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5.6周总理纪念馆.jpg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    

 周总理纪念馆

除此,淮安还有楚秀园、运河文化长廊等名胜古迹,就不一一嗦叙。

 2015年7月,参加南炮75师淮安战友聚会,600多名战友和军嫂有幸重游了淮安,也看到了淮安翻天覆地的变化:过去的淮安县变成了地级淮安市,淮安县成了淮安区,淮阴市成了淮阴区;靓丽的城区面貌、林立的高楼大厦、宽广的高速公路、优美的水域风情,无不让人感到陌生和震撼。然而,当我们沿着昔日的足迹,再去探寻那当年的营区时,却感到无比的伤感和失落:昔日的连队营房早已不见了踪影,只看到了当年的团部礼堂、一个水塔和几排平房,还有团部大门前的水塘,且都因多年失修而墙皮脱落断壁残恒,那熟悉的军人服务社也变成了个体户的小卖部……。当我们和当年的658团政治处宣传干事苏清露、文化干事沈孙兴、司令部参谋刘玉青等战友在团部旧址留影时,每个人的眼里都流露出万般的不舍和无奈。

但是,淮安是我们当过兵的地方,也是我们曾经抛洒过青春热血的地方,淮安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记忆,我们对淮安有无比深厚的感情和不舍。所以,无论过去、今天还是将来,淮安——你永远弥留在我们的心中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0/5/7 2:15:16编辑过]
2楼
大浪淘沙 发表于:2020/5/7 7:31:28
第二故乡永难忘。
3楼
盛唐 发表于:2020/5/7 10:10:21
以下是引用大浪淘沙在2020/5/7 7:31:28的发言:
第二故乡永难忘。

虽说我们当兵在泗阳,淮安也是常去的,在淮阴和淮安的集训队都呆过。

4楼
颜竹凌 发表于:2020/5/7 13:57:23
看帖知军营,赞!
5楼
野百合 发表于:2020/5/7 15:01:19
好文章,谢谢分享。
6楼
马立昆仑 发表于:2020/5/7 18:03:37
淮安,永久的记忆。
7楼
五行真人 发表于:2020/5/7 20:22:06
淮安,终身难忘的地方!
8楼
天星居士 发表于:2020/5/7 20:40:40
以下是引用五行真人在2020/5/7 20:22:06的发言:
淮安,终身难忘的地方!

9楼
心荷 发表于:2020/5/8 13:47:02
以下是引用颜竹凌在2020/5/7 13:57:23的发言:
看帖知军营,赞!

好文章,赞!

10楼
仙华山 发表于:2020/5/9 10:29:49

好文章,拜读了!

共12 条记录, 每页显示 10 条, 页签: [1] [2]

Copyright 2000 - 2008 jrlm81.com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  皖ICP备1020656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