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 & SiteMap
军人联盟论坛 http://jrlm81.com/bbs/
我的老家渔门村,是一个座落在上虞丰惠镇西南角的环山小村,她山青水秀人杰地灵,山上绿荫葱葱,林中鸟语花香,山涧泉水叮咚,一条清澈的小溪紧贴着山脚下的公路穿村而过,处处呈现着一种原生态的美景。她四面环山,既有一种地处深山人未识的与外面世界相隔之神秘,却又是与远古时代的海、山、水、鱼、景有着诸多神奇传说的纯美山村。
相传在远古时代,今天的上虞除了四明山、覆厄山等海拔较高的山系初露出海平面外,其它各地均是水天一体的浩瀚大海,现上虞的山脉多为海中礁石。所属四明山脉的岙底山(梁岙山)那时也仅为一刚露出海面的弹丸小岛,岛上住有几户靠打鱼为生的渔民,即为最早的上虞先人之一。自此,古老而又富有传奇的渔门村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。
据说现渔门村北的渔龙山,那时仅为初露出海面高不过丈余的礁石,虽不算高却长约三华里之许,挡住了渔民的鱼船出海,渔民为抄近路,每天出海众人要合力将鱼船拖过礁石方可入海,日复一日,便拖出了一条深深的痕迹,名曰“拖船弄”,此痕迹至今尚存。 随着地壳的剧烈运动,地平面逐渐升高,海水日退,前来渔门村定居捕鱼的渔民日益增多,逐渐形成了王姓岙底、夏姓夏家、 金姓的金家三个自然小村落,因均靠打鱼为生,逐合称为“渔门村”。
后来海水越退越低,原海岛渐高为山,渔民出海改走东北角,并在出海处建一庙以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,但此庙因尼姑众多改称为庵,名曰“港口庵”,遗迹至今仍在,只是如今因离海巳达数十里之遥,昔日的海神巳易主为如来观音,四大天王和十八罗汉,香火甚盛,连绵不绝。
距村北二里许,一座古老的石桥横跨在小溪上,名曰“卖鱼桥”。老人们说,原渔门村曾座落于此桥两侧,且人口极盛,桥头两旁摆满了买卖交易的鱼货,“买鱼桥”因此得名。有文字记载,在六十年代初的一次特大山洪暴发,当时汹湧而下的洪水冲涮开了地层表面,露出了石砌小路及古宅遗址。
在金家自然村北,有一黄土小山岭,称为黄泥岭,山岭小道上,有些许露出泥土的褐黑色软石,其状如牛粪,儿时听大人说这叫“牛粪石”,现细细一想,其状极似恐龙蛋化石,只是离家巳三十余载,不知此石是否尚存。
过黄泥岭,往西北再行数百米,有一缓坡小山岭叫黄莽岭,岭脚下原建有一龙王庙,庙内供有龙王神像,初明事理时曾好奇地问过尊长:我们四面是山,要供这旱地龙王菩萨何用?事后才知也与“渔门”二字有关。原来这渔门村自古传说有两门,一是北门从港口庵出海,二即从西北的黄莽岺出海,故而这二处出海处均建有海神和龙王的庙宇,以求神灵保佑渔民出海平安。但若从西北黄莽岭出海,却多为礁石海湾,因礁石众多,不利捕捞,故渔民岀海捕捞多走东北角的港口庵。
我是根生土养的渔门村人,自幼听村中长辈讲述了众多关于“渔门”二字的种种神奇的传说,但这出自远古时代又无文字记载的传说,也只能对“渔门”二字作推理式的佐证。
好文章,拜读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