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17日,淮安战友聚会如期召开了,18日大家参观了原657团、658团老营房,又参观了防空旅的新军营,重温了一个老炮兵的旧梦。下午,瞻仰了周恩来总理的故居及纪念馆,领略了伟人一生成功的轨迹。19日,我们分乘12辆旅游大巴,浩浩荡荡地向我们曾经为之奉献青春,在人生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一页的第二故乡——泗湾湖进发。经过记忆中熟悉的蒋坝、马坝、金湖,来到了期盼已久的泗湾湖。只见路边两排意杨,像整齐列队的战友夹道欢迎我们,整个湖区规划有序,阡陌纵横,沟渠整齐,绿油油的麦苗一望无际,黄澄澄的油菜花点缀其间,排排鱼塘,鱼跃浅水,好一派生机盎然的勃发景象。
瞬间,思绪跳转到了当年的画面。那是1970年的冬季,我连刚从淮安仇桥农场撤回营房,又接到命令,为贯彻“五、七”指示,再开赴泗湾湖参加围湖造田。到泗湾湖后,我们借住在吕良公社一个村子的老百姓家里。安顿好后,我们就参加的了修筑拦河大坝的大会战中。拦河大坝东西长七公里,全师几千人一字排开,人山人海,人声鼎沸,高音喇叭里播放着样板戏和语录歌,打破了泗湾湖万年的沉寂。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,官兵们全凭锹挖、肩挑。来自农村的兵在家从小多少受过一些锻炼,还好一点,来自城市的兵,那真太勉为其难了。大家嘴里喊着“下定决心,不怕牺牲,排除万难,去争取胜利。”的口号,只有坚持,再坚持。
冬天的泗湾湖,湖滩都已结冰。官兵们凭着“人定胜天”的豪气,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,每天照常出工。拦河大坝渐渐地堆高了。因筑坝的土都是湖滩上的烂泥,人一踩上就会下陷,不能直接走人,只得用木板钉上木条子当跳板,天一冷,跳板与烂泥冻在一起,人挑着担子往上走很滑,经常有人滑倒。有一天,通讯班的刘荣海(河北藁城人)挑着沉重的担子,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走,不料脚底一滑,连人带担子一齐摔趴在跳板上,他一米八几的个子,加上扁担卡在他脖子上,他想挣扎着站起来,就是起不来,同班的两位战友上去,帮他抽掉脖子上的扁担,费很大劲才把他扶起来。这时只见他满嘴鲜血,已磕破了嘴唇,磕断了门牙,不一会儿嘴就肿得像“猪八戒”。但他还是在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”的精神鼓舞下,“轻伤不下火线”,继续奋战在工地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