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- 军人联盟论坛 (http://jrlm.jrlm81.com/bbs/index.asp) -- 南京炮兵战友之家 (http://jrlm.jrlm81.com/bbs/list.asp?boardid=63) ---- 云起出道问答题 要请三秋来判卷 (http://jrlm.jrlm81.com/bbs/dispbbs.asp?boardid=63&id=212968) |
-- 作者:坐看云起 -- 发布时间:2014/7/21 8:39:22 -- 云起出道问答题 要请三秋来判卷 云起出道问答题 要请三秋来判卷
近日天热难捱,感觉非常不舒服。既然如此,自己找乐子吧。三秋在云起出的那道选择题的跟帖时,嫌我公布答案太早。那我就再出道问答题,让三秋来做判卷老师。 最近看CCTV-7套农业节目,讲不清楚是致富经还是美丽乡村的栏目了,节目介绍了山东单县有“三宝”。 云起的问答题是:“何为单县三宝? 要求是:三秋只能评判,不能回答。 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-7-21 8:41:17编辑过]
|
-- 作者:三秋 -- 发布时间:2014/7/21 9:21:02 -- 哈哈,好啊,希望战友们踊跃答题,我来评判。(答案我是知道嘀) |
-- 作者:盛唐 -- 发布时间:2014/7/21 9:57:14 -- 单县三宝:羊肉汤、罗汉参、西红柿。 |
-- 作者:马立昆仑 -- 发布时间:2014/7/21 10:23:38 -- 单县三宝?我的理解是:羊汤、狮子楼牌坊、三秋。哈哈…… |
-- 作者:三秋 -- 发布时间:2014/7/21 10:46:42 -- 以下是引用马立昆仑在2014-7-21 10:23:38的发言:
单县三宝?我的理解是:羊汤、狮子楼牌坊、三秋。哈哈…… 呵呵,郑大哥只答对一个单县羊肉汤。老兄抬举俺了,俺可不是单县的宝贝。哈哈哈。。。。。。。 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-7-21 10:49:13编辑过]
|
-- 作者:五行真人 -- 发布时间:2014/7/21 19:44:03 -- 哈哈哈,三秋该算一宝! |
-- 作者:马立昆仑 -- 发布时间:2014/7/22 14:59:55 -- 哈哈,宝贝的定义不同,在我们的眼里你就是单县的宝! |
-- 作者:仙华山 -- 发布时间:2014/7/22 17:05:04 -- 单县三宝:羊肉汤、罗汉参、西红柿。 |
-- 作者:坐看云起 -- 发布时间:2014/7/22 21:25:00 -- 单县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。是个有好看的、好玩的、好吃的地方,云起今天从网上搜些资料宣传一下。 单县牌坊:从宋元明年间至清,有记载的达百余座,单县因此荣享“牌坊县”。牌坊又名牌楼,是一种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,旧时用以宣扬封建礼教、标榜公德。清末民初,单县还存有“节孝坊”三十余座,可惜这些精美的石刻在十年浩劫中被拉倒砸碎。值得庆幸的是,尊居群坊之冠的百狮坊和百寿坊,在有识之士和群众的保护下才幸免于难,现仍巍然屹立于蓝天白云之下,目睹着人世间的沧桑之变。一九七七年被列入省级重点保护文物。 百狮坊,单县因坊体夹柱上精雕百个石狮,故名。百狮坊原名节孝坊,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建,因此又称“张家牌坊”。她坐落于县城北部牌坊街,高约十四米,宽约九米,石构,通体雕刻,正间单檐,次间重檐,歇山顶。正间前后坊心镌有“节孝坊”三个楷书大字。百狮坊均为透雕和浮雕,因为百个狮子雕刻精致,形无同者而居群坊之首,名扬海内。全坊结构严谨匀称、气势宏伟、雕镂精美、物象生动,玲珑剔透,繁而和谐,令人一赏三叹。 百寿坊,因其正间前后上坊心环雕百个变形篆体“寿”字,故名。百寿坊原名“敕褒节孝坊”,清乾隆三十年(1765年)为翰林孔目朱淑琪妾孔氏建,又名朱家牌坊。百寿坊高约十三米、宽八米,其建筑宏伟与雕刻精致可与百狮坊媲美。雕刻内容有:狮子、龙凤、仙鹤,还有牡丹、梅花、松石、竹兰、宝象花、唐蔓草,以及商周秦汉时的金石图案,二方四方连续等。这些,都深刻表现了我国古代石工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和精美华茂,炉火纯青的建筑,雕刻工艺。百狮坊雄伟高大,以透雕取胜;百寿坊规模略小,但各种纹样、图案配置的严谨无暇,二坊各有千秋,这对中国建筑、雕刻史上的孪生姐妹为后代所瞻仰。 一里三台 琴台单县城东南,护城堤里,一泓碧水,拖兰泻翠。微波涟滟;一座高台,前枕大堤,后拖绿水,拔地而起,突兀耸峙。巍峨的“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”雄踞台上,这高台就是著名的古迹琴台,又称半月台、子贱台和单父台。 春秋时,孔子高才弟子宓子贱做单父宰期间,任贤用能,爱民如子,为政三年,单父大治。单父城有一高埠,政暇宓子贱经常登台抚琴,继任县宰巫马施,披星戴月,事必亲躬,也很有政绩,宓巫治单传为历史佳话。为了纪念宓巫,后人在宓子贱弹琴处筑起高台。唐玄宗时,大诗人李白的朋友、县尉陶沔修建加高了台址并在上面盖起二贤祠,奉祀宓巫二贤。唐天宝年间,李白多次游历单县。唐以后,琴台和二贤祠多次修葺。1698年,知店金天定在此置“鸣琴书院”,并改建月台前堂三间,榜曰“琴台”;重建大门三间,榜曰“鸣琴书院”。庭中碑石林立,匾额高悬,古书满橱,字画琳琅,汉柏参天黛,唐愧卧门前。后又添设了东西考棚。自宓巫以来,琴台成为文人骚客、士子名流登临咏怀的胜地。李白多次登临。744年,李白、杜甫、高适同游单父,共登琴台,吟咏唱和,留下了灿烂诗篇。 李白的《登陶少府半月台》一诗写道:“陶公有逸兴,不与常人俱。筑台像半月,迥向高城隅。置酒望白云,商飙起寒梧。秋山入远海,桑植罗平芜。水色绿且明,令人思镜湖。终当过江去,爱此暂踟蹰”。虽然已是深秋季节,但台上的桑柘、寒梧、白云、绿水和远处的秋山构成了一副美丽的图画,吸引着要到江南去游历的诗人,“爱此暂踟蹰”,李白登临琴台、吟咏单父和琴台的诗保留下来的还有七首。 高适长期居住单父,吟咏琴台的诗就有八首。《甲申岁登子贱台》其一云:“宓子昔为政,鸣琴登此台。琴和人亦贤,千载称其才,临眺忽凄怆,人琴安在哉。悠悠此天怀,空有颂声来”。 晒仙台 位于琴台东侧百余米大堤上。单县广为传说:明代吕洞宾来到单县城堤一高埠上,但见绿草芊芊,野花遍地,遂在堤上头枕二瓶,仰卧闭目养神。忽一名叫陈勖的少年下学经过,见一人头枕二瓶,瓶口相对,灵机一动,心想,两口相对不就是个“吕”字吗?就脱口说道:“你这个老吕,为何睡在这里?”吕洞宾睁眼上下一打量陈勖,说道:“好你个侍郎羔子!”说罢,腾云而去。后陈勖得中进士,由太仆寺卿升任户部侍郎。人们就把传说中的吕仙休息处称作晒仙台。据说清末,吕仙的睡迹还依稀可辨。而今,在琴台东侧松柏森森的长堤上,在苍翠的树荫掩映下,有一峥嵘的巨石,上面镌刻“晒仙台遗址”五字,常引游人到此驻足观看,后贤赋诗一首:“仙人也难出世外,放浪形骸卧高台。黄毛小儿瞒不住,机巧尽从口中来”。 天台位于护城河堤东南角上,三面环水,突兀耸峙,绿草铺地,松柏围绕,1979年在上面修建了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堂。据民国本《单县志》载:天台……不知始于何时,上有天台庙,正殿为通明天宫,阶崇九级,堂广九筵(九领大竹席),初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。前为升仙桥,再前有苗圃30亩。西为望月楼、听琴室。历代文人墨客多登台赋诗,如清王以均的《重阳后五日再游天台》:“不尽登临兴,天台两度经。菊花余晚径,槐叶散中庭。涞水环堤碧,栖霞隔户青。我来非送酒,所恃在忘形”。 单县八景 1/ 琴台夜月 琴台位于古单城南堤之上,春秋时单父宰宓子贱曾在此抚琴,留下《鸣琴而治》的佳话。后人在原址修筑琴台,以示怀念之情。台高数丈,呈半月形,每当皓月当空,登台远眺,银辉洒处,朦胧如水,令人心旷神怡,有置身仙境之感。古人曾题诗一首,描绘出一幅琴台夜月图。诗日:高高城上台,皎皎空中月。台空中正明,莹若冰壶洁。宰邑宓子贱,事简人和悦。瑶琴时复弹,阳春飘白雪。悠悠千载间,蟾光共清澈。 2/井寒泉 单父城内,水井虽多,但多为苦水,居民百姓,要到城外担水吃。但今城南关(古城则是属于北关),护城堤内却有一口古井,水是甜的,群众叫它“仙人井”。说起井的来历,与吕洞宾有关。 一天傍晚,吕洞宾出游归来,路遇一位白发苍苍的考妈妈艰难地提着一瓦罐水,三步一停,五步一歇地往前走着,非常吃力。吕洞宾上前问道:“老妈妈,您这是从哪里提来的水?”老人说:“我家就住在城北关,房前虽有一口井,可井水苦涩难吃。城里没有甜水井,只好从堤外提水吃。我无儿无女,只有自己提,年岁大了,不行喽!”说着掀起衣襟,擦擦脸上的汗水,又提起水罐艰难地向前走去。吕洞宾看着老妈妈渐渐远去的背影,顿时起了怜悯之心,急忙追上去说:“老人家,从明天起,您就不用到城外堤水了,您房前的那口井会变甜 的!”说完就先走了。等老妈妈赶到家门口时,见这位过路客人向她房前的那口井内投入几把沙子,转眼就不见了。老人觉得奇怪,想起刚才过路客人的话,半信半疑地从井里打了一罐水,一尝惊呆了。井水的苦涩味没有了,变得甜滋滋的,比城外提来的水还甜。此事顿时传开了,大家都说老妈妈遇上了仙人。从此,大家都从这口井里打水吃,再也不用跑到城外去取水了,并把这口井取名“仙人井”,成为单城八景之一。今此井位于古单城北堤之下,至今井泉旺盛,可以饮用。明代夏维藩曾题诗一首,赞美此事。诗日:闻道吕洞仙,往往游尘境。小住是何年,穿此丹两井。 分明象吕形,默默无人省。修绠汲不枯,寒月浸愈冷。仙迹去不还,今人徒行颂。 3/栖霞晚照 古单城护城堤西南角有一土台叫栖霞山,又名老山堤顶。每当夕阳西下,台上余辉灿然,缤纷如锦,蔚为壮观。明代夏维藩曾题诗日:有山不数仞,乃近城南堤。秋崖生紫翠,林樾荡烟霓。夕阳透锦梭,掩映相低迷。 迥无尘埃扰,而有幽人栖。我来聊乘暇,披云一攀跻。安得谢轮鞅,鹿豕同招携。 4/玕山积雪 古单城东南有张堌堆,土台高耸,柏树成荫,野枣丛生,人称玕山。寒冬时节,大雪初霁,玕山冰雕玉琢。踏雪登高,观赏古城雪景,另有一番景象。古人曾题诗,描绘玕山积雪。诗日:玕山名亦奇,而况冬叠雪。高处不胜寒,崚嶒生玉屑。人在水晶宫, 天空鸟飞绝。银海眩生花,玉楼起寒裂。 5/涞河归帆 涞河穿古单城北堤而过,向东北方向流去。刘邦起义时曾从此经过,歇马饮水,所以又称汉王河。当时河身广阔,大水浩渺,碧波千顷。每当夕阳西下,归帆点点,舟楫相连,颇富诗情画意。明代夏维藩曾题诗赞日: 汉祖曾经此,河流自得名。 千年余王气,一脉抱山城。 况复通南北,鳞鳞贾舶轻。 归帆残雨外,沙溆夕阳明。 树色连丰沛,年光老杜衡。 今人徒延伫,驰景系幽情。 6/青冢暮云 古单城西南隅有一片荒冢,青草覆盖,翠绿葱笼,人称青冢。傍晚在此观云,青烟紫气皆呈龙凤之形。古人曾题诗赞日:瞻彼原上冢,草色何青青。中藏谁氏骨,而以昭君名。惟进日将暮,但见闲云横。悠悠本无意,卷舒若有情。愁恨几时消,行人感慨增。 7/普照晨钟 古单城西北有大佛寺,又名普照寺,为单父最大庙宇。寺内藏经阁,有明代大书法家雷鲤所书藏经阁碑文、“藏经阁”石匾。每当曙光初现,寺里钟声阵阵,传闻数里,闻者有超凡脱谷之感。古人有诗日:曙色晃招提,鲸鸣自相应。几杵彻云衢,几杵堕鹤径。催飞天上鸟,惊破人间梦。扰扰五更寒,倚枕先时听。却输老衲间,蒲团方入定。 8/仙桥流水 古单城北堤有石拱桥,相传为吕洞宾、蓝采和所建,故名仙人桥。桥下流水潺潺,碧波荡漾,水桥相映成趣。古人有诗相赞。诗日:谁把长虹腰,跨此汉王河? 底事闻故老,昔有仙人过。仙人去不返,名因流素波。 瓢瓢仙子裳,水光忆青罗。何时重归来,破此千古讹。光阴流逝,时过境迁,古单城八景,多已不复存在。但流传下来的诗篇,却把古单城的美景展现在今人面前,令人向往,令人留恋。 美食 1/单县羊肉汤 单县羊肉汤已有200多年的历史,是单县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名吃。单县羊肉汤的的特是:“色泽光亮,呈乳白色;汤质优美,营养丰富;不膻不腥,味道鲜美异常”。羊肉汤品种繁多,各有特色,天花(羊脑)汤有健脑明目之功,尤其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饮用;口条汤有壮身补血之能,最宜病愈大补者常食;肚丝汤肥中带瘦,奶渣汤沙酥带甜,还有马峰窝汤、三孔桥汤、羊杂汤等,达72种之多。单县羊肉汤制作精细,在用肉、烧煮、配料、加工、器皿等方面均十分讲究。用肉选用单县东南大沙河两岸的" 捶羯”、"蒙羊”等青山羊肉。 烧煮方法是:先将50斤清水添入锅内,待锅烧响放进鲜肉30斤,羊杂和骨架各一副,用大火烧开(以木柴火为好),顶出血沫,尔后将佐料下锅,同时外加大葱、生姜各半斤和盐适量,再熬40分钟即成。佐料主要有白芷、肉桂、草果、陈皮、杏仁等,要按一定比例适量下锅,多了则药味出头,少了则腥膻除不净。食用时,取汤锅中熟羊肉和羊杂切碎放入碗中,再盛上羊汤,加上蒜苗末、香辣油即可。单县羊肉汤色香味俱佳,在国内享有盛誉。各地宾客到单县,均以品尝单县羊肉汤为快事。淮海战役后,刘伯承、陈毅两位将军回西柏坡汇报工作路过单县,对单县羊肉汤大加赞扬。胡耀邦总书记、乔石委员长、杨得志参谋长等到单县视察,都品尝了单县羊肉汤,一致赞扬味道鲜美,别具风味。而且,单县羊肉汤也进了当代诗人、作家陈运和诗歌《吃在菏泽》。单县羊肉汤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层红油了。它的做法是:将生羊油和干辣椒与羊肉一起下锅煮,煮熟之后,将羊油和干辣椒捞出,一起剁碎后再单独下入一锅中烧开,用笊篱将辣椒皮捞出,锅中剩下的就是红油了。这样做出的红油晶莹透亮,微辣却见不到一点辣椒。为了取食方便,通常会将做好的羊油倒进碗里,冷凝后结成块,用时根据口味掰下一块即可。 2/四君子酒 四君子酒,因唐天宝年间,著名诗人李白、杜甫、高适、陶沔联袂登单县古迹半月台,被后人誉为“半月台四君子”,由此而得名,四君子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,采用中温曲发酵,在继承传统的老五甑混蒸蒸工艺的基础上,应用当代酿酒新科技精心酿制而成。产品具有无色透明、窖看清雅、绵柔甘洌、余香悠长之特点,属浓香型优质白酒。2004年被评为中国知名品牌、首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接待专用酒。2005年被评为中国消费者基金会消费者满意品牌、中国历史文化名酒、山东名牌产品。 3/蜜三刀 始创于明朝末年的单县蜜三刀,以色、香、味、型俱佳而久负盛名,深受苏、鲁、豫、皖四省群众的喜爱。单县密三刀采用精细面粉、植物油、白糖、蜂蜜、桂花、芝麻仁等为原料,经和面、成型、油炸、过浆等一系列工序精制而成。该产品呈长方型,中间有两条刀痕,挂浆和粘附芝麻均匀,表面光亮晶莹,呈棕黄色。食之香甜可口,绵酥细腻。 4/油煎包 油煎包,是单县名吃之一,数县城刘隅首骆家的最好。它分荤素两种。荤馅包以羊肉泥为主馅,配以各种辅料,包成月牙形。素馅包用韭菜、鸡蛋、豆腐片调馅,包成椭圆形。荤素两种包子,都是用发酵的面做皮。包好馅后,摆在平底锅内,浇上水糊,用火烧开熬干后,加上香油煎成,外表油光发亮,入口焦香酥软。 5/吊炉烧饼 单县徐家吊炉烧饼,因其用具、做工、造型。胃口与其它“面食”类不同,而被工商部门命名为“传统名吃”。 徐家吊炉烧饼,始创于二十世纪初,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。创始人徐向清(1893-1973),一生善做各类面食及小吃,且每做必精,每做必火。他在不断探索和改进面食制作工艺和选料方法的基础上,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,推出了兼具其它面食特点而又不同于其它面食的“吊炉烧饼”。其制作工具“吊炉”,颇有特色。一般制作烧饼的工具是烧饼在上面,火在下面烤,而吊炉则是烧饼在下面,火在上面,先用火将炉烤热,然后利用扛杆将火炉吊起放入烧饼,上烧下烘而成。其外观呈圆形,比一般烧饼直径小很多。选用精白粉、精油、核桃、花生仁、肉丁、芝麻盐及各种佐料面精制而成。因其制作精良、用料考究、外酥里嫩,香酥可口,外型 美观,深受单县城乡及周边群众的喜爱。 徐家吊炉烧饼的第二代传人徐林择自幼随父从事操作,深得要领,他制作的吊炉烧饼,更是诱人可口。一九五二年被推荐参加了山东省饮食服务大赛,其制做的烧饼被大会誉为特色名吃。 现在单城刘隅首经营徐家老吊炉烧饼的徐启尚为第三代传人,他严格遵照传统工艺,制作讲究、使徐记吊炉烧饼这一老字号食品更是焕发了青春,为广大消费者乐选乐道。 6/单县西红柿 单县种植西红柿历史悠久,单县双季无籽西红柿,其特点是果大、肉多、早熟、无籽、高产、营养丰富。现已发展到一年五作五收,常年满足市场之需求。据营养学家鉴定,无籽西红柿色鲜味美,营养丰富,不仅含有大量维生素和钙、铁、硫、磷、钠、镁等多种矿物质,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,即可生吃,又可熟食;即可作为水果,又可以加工成餐桌上的上品。1982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来单县视察时,对“单县双季无籽西红柿”大加赞扬,称赞单县种植西红柿专家任忠宽为“西红柿大王”。《人民日报》等多家媒体予以报导,1996年3月单县被命名为“中国西红柿之乡”。 |
-- 作者:三秋 -- 发布时间:2014/7/23 8:51:32 -- 感谢云起大哥隆重的介绍了单县,谢谢!单县的百狮坊和百寿坊已于去年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。真诚的邀请云起兄和各位战友在天气凉爽的时候到单县来游览牌坊,喝单县羊肉汤。单县三宝是羊肉汤,罗汉参和西红柿,唐大哥和黄大哥答题正确,加十分。哈哈哈。 |